做冠脈CTA,這些常見知識點你需要了解
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上升,冠脈CTA是診斷冠狀動脈最常見的檢查方法。它的優勢在于無創、費用低、操作簡便,不僅僅能顯示管腔的狹窄,還能顯示斑塊的大小、形態,靈敏度、特異度、準確度均很高。
1、什么是冠脈CTA?
冠狀動脈CTA是通過靜脈注射造影劑,利用多層螺旋CT通過快速多層掃描和圖象重建技術生成冠狀動脈的圖象,對冠脈病變部位及狹窄程度進行診斷。
2、冠脈CTA檢查需要注意哪些事項?
檢查前需要保持空腹6-8小時,提前20分鐘到現場,平復心情,避免因著急趕路引起你的心跳加快。做冠脈CTA檢查心率控制是很關鍵的,心跳過快會影響圖像質量,圖像變得模糊。通常情況下心率要控制在每分鐘70次以下。所以心跳過快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,達到理想心率再檢查。
3、哪些病人適合做冠脈CTA?
①易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高危人群,如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有冠脈疾病家族史及吸煙等危險因素者;
②運動心電圖檢查出現異常者,出現不明原因胸痛、心前區不適者;
③冠狀動脈疾病患者不愿意或不適宜行冠狀動脈血管造影術(DSA)的患者;
④冠狀動脈支架置入后及搭橋術后定期復查的患者。
4、如何解讀冠脈CTA的診斷報告?
冠狀動脈管腔狹窄:根據冠脈狹窄程度,分為6個等級。
正常:無斑塊,無狹窄
輕微:有斑塊,狹窄<25%、
輕度:有斑塊,狹窄25%至49%
中度:有斑塊,狹窄50%至69%
重度:有斑塊,狹窄70%至99%
閉塞:100%狹窄
對于輕中度狹窄患者,可根據臨床表現進行保守治療;而對于重度狹窄患者,需要進行DSA檢查,必要時需行支架植入手術。
5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分為哪幾種類型?
依據CT值的不同,一般對粥樣斑塊分為:脂質斑塊、纖維斑塊、鈣化斑塊及混合斑塊。放射科醫師常用“非鈣化斑塊”代表脂質斑塊及纖維斑塊;同時具有脂質纖維和鈣化成分的斑塊,稱為“混合斑塊”。
脂樣斑塊CT值<50HU;纖維斑塊CT值介于70HU-100HU之間;鈣化斑塊CT值>130HU。一般來說,斑塊內CT值越低,斑塊就越不穩定
6、什么是冠狀動脈鈣化積分?有哪些臨床意義?
CT可以對冠狀動脈鈣化進行定量測定,即冠狀動脈鈣化積分。鈣化積分對評估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嚴重程度十分重要。CT上未發現冠脈鈣化說明在未來2-5年發生冠脈事件的可能性很低;CT上冠脈鈣化評分高說明在未來2-5年內發生冠脈事件的危險性較高。
7、什么是冠狀動脈心肌橋?
心肌橋是一種先天性的冠狀動脈發育異常;正常的冠脈走行在心肌表面,心外膜下的脂肪間隙內,當冠狀動脈潛入到心肌內走行,在它的表面有一層心肌覆蓋,覆蓋在這段冠狀動脈上的心肌像小橋一樣,跨過血管,所以叫心肌橋。由于,血管外面有心肌覆蓋,這樣在心肌收縮時,就會收緊,擠壓血管,引起一種機械性外壓性的狹窄,從而出現遠端血流減少,出現心肌缺血的癥狀,類似于冠心病的癥狀。
心肌橋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的人群。臨床表現差異很大,輕者可無癥狀,重者可引起心肌梗死、房室阻滯、室性心律失常、暈厥以及猝死等。
8、冠狀動脈CTA準不準?
冠狀動脈造影是冠脈診斷的金標準。那么,冠脈CTA結果準不準呢?一般來說,冠狀動脈CTA的敏感性很高,可達95%,可以理解為只要冠狀動脈有問題,95%的病變都能被檢測出來。冠狀動脈CTA的特異性稍差,僅有64%-97%之間,也就是說,冠脈CTA可能將健康人誤診為患有冠狀動脈疾病。
9、冠狀動脈CTA有哪些局限性?
冠狀動脈CTA還存在一些局限性。例如,鈣化嚴重的冠狀動脈可能會對造影劑的顯示產生干擾,從而可能影響圖像質量和檢查的準確性。植入金屬物質,如支架等,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局部的圖像造成一定的金屬干擾。此外,心律不齊也可能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。
總之,冠狀動脈CTA是針對冠狀動脈疾病非常好的檢查方法,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需要臨床醫生結合其他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,做出準確的診斷。
發表評論
最新評論
-
11-122024
重癥醫學科:生命奇跡的見證者
-
11-122024
牙隱裂的早期癥狀與自我判斷
-
11-122024
幽門螺桿菌:潛伏在胃里的危險伙伴
-
11-122024
骨質疏松不再怕!良好習慣助你強健骨骼
-
“健康中國 你我同行”專題
2021-09-23 -
2020IDSC專題
2021-09-23 -
超重或肥胖 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低
2017-06-14 -
小劑量降壓藥物聯用更安全有效
2017-06-14 -
深夜吃飯增加糖尿病和心臟病風險
2017-06-14
-
做冠脈CTA,這些常見知識點你需要了解
2023-09-25 -
增強CT到底增強了什么?
2023-09-25 -
“情緒胃”應該如何用藥
2021-10-26 -
補液治療的一二三
2021-09-16 -
動態血糖為何與指尖血糖數值不一樣?
2024-09-12 -
醫院電梯是生命通道,請不要肆意亂按電梯按鈕
2023-07-04 -
應對踩踏:防“一米”間距 護“三姿”體位 救“肚子”復蘇
2022-11-01